2022-11-22 來源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本站刪除
小雪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,冬季第2個節氣。
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1或22或23日。小雪節氣的到來,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。
《孝經緯》說:“(立冬)后十五日,斗指亥,為小雪。
天地積陰,溫則為雨,寒則為雪。時言小者,寒未深而雪未大也。”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,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。
氣候要素包括降水、氣溫、光照等,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。
小雪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。氣象上將雨、雪、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,都稱為“降水”。
中國古人將小雪分為三候:一候虹藏不見;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;三候閉塞而成冬。
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,地中的陰氣下降,導致天地不通,陰陽不交,所以萬物失去生機,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。
農諺道:“小雪雪滿天,來年必豐年。
”這里有三層意思,一是小雪落雪,來年雨水均勻,無大旱澇;
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,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;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,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,增強土壤肥力。
俗語云: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。”
小雪節氣的習俗包括腌咸菜、品嘗糍粑、曬魚干、吃刨湯、釀小雪酒等。
小雪腌菜,主要是北方腌雪里鎮,漬酸菜。
在南方某些地方,在小雪前后還有吃糍粑的習俗。吃“刨湯”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,是用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。